简述通信网络的目的及覆盖范围-鼎天盛华(北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广域网和局域网网络类型通信分类1.点对点:数据以点到点的方式在计算机或通信设备中传输1、局域网(lan):一般限定在较小的区域内,小于10km的范围,通常采用有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2、城域网(man):规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10~100km的区域?

3、广域网(wan):网络跨越国界、洲界,甚至全球范围。
目前局域网和广域网是网络的热点?

局域网是组成其他两种类型网络的基础,城域网一般都加入了广域网。
广域网的典型代表是internet网;
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国际网,移动网?
1局域网基本概念 局域网定义:局域网是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的通信网络;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三个:1)、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介质?
2)、用以连接各种设备的拓扑结构;
3)、用以共享资源的介质访问方法。

这三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输数据的类型、网络的响应时间、吞吐率和利用率,以及网络应用等各种网络特性。
其中最重要的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它对网络特性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局域网的典型特性:高速据率(0.1M~100Mbps),短距离(0.1km~25km),低误码率(10-8~10-11)?
局域网的协议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由于局域网没有路由问题,一般不单独设置网络层;

由于LAN的介质访问控制比较复杂,因此将数据链路层分成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局域网包括:以太网,标记环网,标记总线网,快速以太网,交换局域网,全双工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ATM局域网,无线局域网。
其中常见的为: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全双工以太网,交换局域网?
前两种采用的是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介质访问方法,交换局域网采用的是交换技术,全双工以太网中全双工运行在交换器之间,以及交换器和服务器之间全双工是和交换器一起工作的链路特性,它是数据流在链路中同时两个方向流动,不是所有收发器都支持它的全双工功能!
全双工效率取决于本地通信的型式?
如果在发送和接受之间的通信是平衡的,则理论上全双工可增加100%的吞吐量。
如果是不平衡的,则效率会降低!
从理论上讲,全双工性能可大于100%,因为全双工链路没有冲突,每个方向的效率要高于共享介质链路的效率。
(1)10Mbps交换技术的性能优于10Mbps的共享技术!
(2)10Mbps全双工交换技术的性能优于10Mbps的常规的交换技术。
(3)100Mbps交换技术优于10Mbps交换技术?
(4)100Mbps全双工交换技术优于100Mbps常规交换技术。
(5)100Mbps共享技术的性能是10Mbps共享技术的10倍。
(6)100Mbps交换技术性能优于100Mbps共享技术;
(7)10Mbps交换技术和100Mbps共享技术的性能比较取决于各种参量的影响,包括通信型式,交换器端口数、交换器缓冲器容量以及全双工应用的效率!
2.城域网基本概念 城域网(MetropolitanAreaNetwork)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简称MAN。
这是80年代末,在LAN的发展基础上提出的,在技术上与LAN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与广域网(WAN)区别较大。

MAN的传输媒介主要采用光缆,传输速率在l00兆比特/秒以上。
所有联网设备均通过专用连接装置与媒介相联连,只是媒质访问控制在实现方法上与LAN不同。

MAN的一个重要用途是用作骨干网,通过它将位于同--城市内不同地点的主机、数据库,以及LAN等互相联接起来,这与WAN的作用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在实现方法与性能上有很大差别。

MAN不仅用于计算机通信,同时可用于传输话音、图像等信息,成为一种综合利用的通信网,但属于计算机通信网的范畴,不同于综合业务通信网(ISDN)。
3.广域网广域网(WideAreaNetwork)是在一个广泛地理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简称WAN,其范围可以超越城市和国家以至全球,因而对通信的要求及复杂性都比较高!
WAN由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两个部分组成:通信子网实际上是一数据网,可以是--个专用网(交换网或非交换网)或一公用网(交换网)。

资源子系统是联在网上的各种计算机、终端、数据库等。
这不仅指硬件,也包括软件和数据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LAN可与WAN互联,或通过WAN与位于其它地点的WAN互联,这时LAN就成为WAN上的一个端系统?

广域网用于通信的传输装置,一般是由公司或电信部门提供的。
互连主要采用公用网络和专用网络两种,如果连接的次数有限,要求不固定,通用性好,可选择公用数据网或增值网?
如果连接次数很多,且要24小时畅通无阻,刚采用专用网络为好;
WAN的实现都是按照一定的网路体系结构相应的协议进行的!

为了实现不同系统的互连和相互协同工作,必须建立开放系统互连。

参考模型及相应的一系列国际标准协议对于WAN的实现、建立和应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部署项目在全球的迅速增多,新一代的IP语音(VoIP)技术正在安全有效地连接为数众多的IP孤岛。
现在,对于机构内部的通话,企业能够利用VoIP技术节约电话费用并享用其语音、视频IP电话的丰富功能;

但是至于机构之外的通话,拨往其他VoIP网络的呼叫需要被转换为PSTN信号,对拨入的呼叫则要进行相反的转换。
这通常是借助那些背对背地安装在电信运营商网络上的媒体网关完成的?

目前,PSTN被用作各种服务的“最小公分母”,因而任何在通话过程中使用的IP功能(例如视频或者特殊拨号指示)都无法发挥作用。
这样的通话还会产生额外的延时,导致语音质量的下降,因为IP呼叫需要经过两次不必要的编码器转换!
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来说,这种转换是对网络资源的浪费!
然而,要在多个管理域之间实现直接的VoIP连接,必须要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安全?

电信运营商和企业都希望保密其IP地址和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

向外人泄漏他们的网络结构和IP地址可能会增大发生安全漏洞的风险――从蠕虫、病毒,到信息失窃和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
第二个问题是互联!

例如,因为目前存在多种可选的VoIP协议,利用H.323和G.711编码器拨打的呼叫可能需要转换到会话初始化协议(SIP)信令和G.729编码器。
为了便于计费、管理和维护,电信运营商必须在他们自身、他们的对等网络和企业客户之间界定合适的分界线。
借助会话边界控制器解决问题会话边界控制器(SBC)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设备,能够安全地、经济有效地连接IP语音和视频网络;
SBC位于企业或者电信运营商网络的边缘,能够充当呼叫信令和媒体的源和媒体!
输入或者输出的呼叫信令将在SBC端接,再利用SBC的IP地址重新生成!
媒体也会在SBC端接和重新生成,从而为生成呼叫的终端或者网络提供完全的隐私保护!

在很多不同的应用环境中,SBC必须与很多不同的网络组件――包括语音网关、IP电话和呼叫控制服务器――进行互操作。

一个功能齐全的SBC能够支持先进的企业语音和视频服务,以及简化的电话旁路服务和VoIP传输服务。
虽然这个市场从2003年才开始发展,但是人们预测全球SBC市场的规模将在2007年达到4亿美元,在2008年增长到10亿美元!

2005年10月,思科发布了其SBC产品的最新版本:思科多服务IP-IP网关。
为满足企业和电信运营商SBC需求而设计的思科多服务IP-IP网关是CiscoIOS软件中的一个集成化应用?

思科多服务IP-IP网关运行在思科集成多业务路由器(包括用于提供集成化服务的Cisco2800和3800系列)之上,以及Cisco2600XM、3700、7200VXR和7301路由和网关平台之上。

思科多服务IP-IP网关支持多种SBC功能。
它能够端接和重新生成呼叫信令,保护源和目的地的IP地址,隐藏网络拓扑信息;

它支持一整套媒体互联方案,包括DTMF、传真、调制解调器和语音转码。
它能够提供网络之间的接口或者分界点,为计费应用生成呼叫细节记录(CDR);

它还能够利用资源预留协议(RSVP)和编码器过滤管理带宽,利用服务类型(ToS)和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提供服务质量(QoS)标记。
它能够与H.323关守、SIP代理和CiscoCallManager进行互操作!

从H.323过渡到SIP过去的多服务IP-IP网关版本支持H.323-H.323信令和H.323-SIP信令。

现在,最新的多服务IP-IP网关还能够支持SIP-SIP信令。
思科接入路由业务部门的产品经理JenniferBlatnik表示,思科已经利用VoIP技术显示了它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而很多电信运营商目前都在从TDM[时分复用]过渡到IP.“随着IP通信部署的不断加速和市场对SIP的接受程度的提高,电信运营商正在开始将他们已经安装的H.323系统过渡到SIP.”Blatnik表示;
“思科多服务IP-IP网关将让这些电信运营商能够分阶段地采用SIP,同时利用相同的硬件与他们的现有H.323部署联网。

”Blatnik解释说,这些电信运营商还能够将他们的H.323网关用于SIP-SIP互联。
因为多服务IP-IP网关是CiscoIOS软件的一部分,它还提供了熟悉的用户界面和配置命令。
思科积极地参与了SIP标准的制定工作?
在最近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SIP互操作性测试会议SIPIT17上,思科证明了其IOS软件中采用的SIP标准(例如RFC3261)能够与全球数十家公司的产品进行互操作;
供应商互操作能力对于任何一个SBC都非常重要,因为它必须与SIP代理、SIP用户代表和SIP电话通信!